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 快讯  > 正文
东风日产销量狂跌不止,廉价而不自知成原罪? 播报
来源:51qc我要汽车网     时间:2023-05-08 14:19:04

2023年4月18日上海国际车展,51君错过了东风日产的新车产品,原因很简单。东风日产照例在媒体日当天封锁展台,仅向部分“邀约”媒体开放。

与上海车展上同样无法窥视的,还有东风日产今年的经营情况。根据乘联会披露数据,第一季度零售销量151,753辆,同比2022年第一季度的242,341辆,下跌了37.4%!为何东风日产会沦落至如此惨淡呢?

其实单纯说东风日产惨淡并不客观,东风日产的情况也是目前合资品牌普遍面临的。以乘联会发布的第一季度厂家零售销量为例,排名前15品牌中销量跌幅超过10%的就有一汽-大众、上汽大众、上汽通用、广汽丰田等诸多品牌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既然大家都惨,为何单拎东风日产呢?

首先,东风日产的跌幅是上述合资品牌中最大的,高达37.4%。其次,东风日产今年一系列动作也让人看不到任何复苏的可能性。照此下去,或许会成为继长安福特后下一个倒塌的“合资巨头”。

首先说东风日产纯电动车Ariya,这是基于雷诺-日产-三菱全新联盟开发的云图纯电平台打造产品,拥有全链路自研三电技术。该车从2022年10月正式开启交付,交付首月创下了456辆的成绩。

Ariya是东风日产迎接1500万辆整车下线的重磅产品,在上市之初的销量便如此不堪。进入2023年后更是不值一提,月销量甚至鲜少过百!作为东风日产押宝电气化时代的开山之作,为何Ariya会遭遇如此惨淡境地呢?

稍有了解的读者都明白,该车的产品表现,与同价位产品相比基本没有可比性。平平无奇的智能、科技体验,与其28.48万元起售价显得格格不入。抛开产品因素,核心关键还是在于,东风日产,凭什么将车卖那么贵?

即使在东风日产如日中天的时代,25万元也是东风日产迈不过去的一道坎。如楼兰、西玛等东风日产高端化产品,都是在市场上匆匆亮相,草草退场的代表。在消费者心中,东风日产就是皮实、省钱、廉价合资的代表。

因此这么多年过去了,日产廉价的代表轩逸销量依然可观。9.98万元的起售价,配上终端动辄2万元以上的优惠,在比亚迪秦PLUS DM-i冠军版推出前,该车就是入门紧凑家用的不二之选。

除了轩逸之外,天籁销量也还不错。前段时间网传该车优惠至13.98万元的价格,对于想买中级车的消费者来说,确实极具吸引力。

通过上述两款东风日产畅销车型不难看出,东风日产的市场份额就是靠着性价比在维持。消费对东风日产已经不再奢求先进技术,只要保持着与自主品牌相近的价格,那么消费者就愿意为其“合资”身份买单。

但Ariya即使优惠6万元,22.48万元的高额售价也不是东风日产该有的价格。

吃老本,是对东风日产当下境遇的最佳描述。同时也映射不少品牌的尴尬窘境。其实东风日产并非“无技术日产”,但不论是早前的天籁2.0T发动机,亦或奇骏的3缸发动机,都是东风日产亲自砸掉的口碑。

耗资190亿元,潜心研发5年,换来一款被市场摒弃的奇骏。错将水中月当真的东风日产等同于猛的一脚踩进泥塘,无法自拔。随后又错将Ariya当做救命稻草,谁知这又不过是水面浮萍,自此身陷囹圄。

东风日产走到如今这境地,很难解释辛宇的离去是不是在开溜。旗下传统燃油车未到换代契机,首款纯电的出师不利也影响后续布局。站在辛宇的角度,除了更大的终端优惠,似乎也没其他方法可以减缓颓势。

三板斧用尽,“任职到期”是最佳明哲保身的手段。

于是东风日产掌门人之位顺理成章交到刘新宇手上。作为曾经带领上汽名爵在欧洲市场斩获11.39万辆年销量的功将,在此受命于危难之际,东风日产理应是希望他能力挽狂澜,扶大厦之将倾,将东风日产重新带入巅峰。

根据上海车展上东风日产发布会的表述,东风日产将坚持“电驱化三大动力路径并举”。即e-POWER、插混DD-i、纯电平台一个都不能少。多路径发展固然是好事,但问题在于,东风日产的路径有优势吗?这个问题没有答案。

目前尚不知道刘新宇会采取何种举措扭转东风日产颓势。但要51君来说,建议东风日产正视自身定位,将性价比为核心引入之后的产品规划之中。若能做到让消费者在10万内能拥有电气化产品,那也是功德无量的事。

不知各位读者认为东风日产的将来何去何从呢?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。51君与大家共同期待东风日产在将来的表现。

标签:

相关新闻

X 关闭

X 关闭

精彩推荐